多數人常以為暴牙、戽斗、臉歪等狀況是牙齒不整齊所導致,因此習慣先諮詢齒顎矯正醫師,希望能透過牙齒矯正來改善臉型與咬合異常。但臉型與咬合問題多為上、下顎骨發育異常合併齒列不正所引起。因此,要徹底改善顏面美觀與咬合功能,必須接受正顎手術與齒顎矯正的協同治療。
身體大部份的骨骼是以軟骨內骨化(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)方式生成,而顏面骨的發育則是經由骨膜內骨化(intramembranous ossification)作用。因此顏面骨得以具有特殊的角度與形狀,賦予每個人不同的臉型。
歪臉、戽斗、暴牙、咬合不正大多因上、下顎骨相對位置不良引起。臉型與咬合功能的改善必須接受正顎手術(修正顎骨相對關係)與牙齒矯正(修正牙齒及齒槽骨之位置、角度)的複合治療。若是國字臉、方臉等臉型改善,則可利用削骨手術來改善顴骨與下顎骨角的寬度、位置、角度等。
顎骨發育異常除了影響美觀與信心,更造成咀嚼功能喪失與健康問題。適當的醫療協助,不僅重建生理功能,更能提升自信心與人際關係。
臉部的美感除了須要有精緻的五官,還須要和諧的臉型與五官位置,才能顯現個人特質。顏面齒顎若因天生缺陷或發育異常,視覺上就會形成大家俗稱的月亮臉(戽斗)、暴牙或大小臉等外觀。
1. 輕微者可透過「齒列」矯正調整臉型。
2. 嚴重者則需調整顏面骨骼,既所謂「正顎手術」改善。
「正顎手術」能改善因臉部骨骼所造成的不協調感,透過手術移動顏面上、下顎的位置,可有效提升整體臉型美感,達到美觀及功能性咬合位置,重要的是可重拾自信心,並毫無罣礙的大笑。
↑ 「笑容」可以增進人際關係,是與人交流最有效且快速的方式;但若有顏面骨骼及齒列問題者,容易缺乏自信,甚至懼怕與人接觸。(圖片摘自網路)
透過「正顎手術」改善戽斗、暴牙、大小臉、上顎或下顎後縮等,就是希望能有正常的咬合、咀嚼功能,並改善外觀的不完美。以上常見的顏面外觀問題,影響相當廣泛,有:
1.整體視覺外觀的缺陷。
2.功能性問題:發音、咀嚼能力、消化系統或心血管系統等機能性問題,甚至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。
3.缺乏自信心,影響心理與社交障礙。
「正顎手術」由醫師依據客人的顏面問題,經由口腔內進行手術,將顏面骨骼切開,視外觀與咬合問題,將上、下顎骨骼,或下巴骨調整移動至適當位置,再運用鈦金屬骨板或骨釘將骨骼固定,外觀沒有傷口問題,術後約2周會逐漸消腫,骨頭約需2個月的穩定期,最後骨頭約6個月的時間會逐漸癒合。
↑ 上圖,下半部鵝黃色部份為下顎骨,上半部淺黃色部分為上顎骨,淺藍色部分為顴骨。牙齒周邊的骨頭又特稱為齒槽骨,分別屬上、下顎骨的延伸。
1.歪臉、戽斗、暴牙、咬合不正大多因上、下顎骨相對位置不良引起。
2.臉型與咬合功能的改善,必須接受正顎手術與牙齒矯正(修正牙齒及齒槽骨之位置、角度)的複合治療。
3.若是國字臉、方臉等臉型改善,則可利用削骨手術來改善顴骨與下顎骨的寬度、位置及角度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短下巴(下顎後縮) | 戽斗(月亮臉) | 戽斗+開咬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微笑牙齦外露 | 暴牙 | 上、下顎聯合暴牙 |
![]() |
||
顏面歪斜 (大小臉) |
↑ 正顎手術可改善以上臉部外觀問題,如歪斜(大小臉)、戽斗、暴牙等。
正顎手術評估需相當謹慎,除了須充分理解客人需求與美感。
術前的資料收集與分析、3D模擬與設計、協助客人訂定治療計畫並與牙齒矯正科醫師溝通,每個環節都相當重要。
↑ 3D影像的模擬的重要性。
正顎、削骨手術需要精密的診斷與計算,加上顏面骨骼有特殊的圓弧與角度,精確的影像是基本要求。3D影像使醫師能檢視不同的切面,且影像重組後,醫師可自由旋轉影像,通過不同角度檢視骨骼的變異。除了能完整檢視病人的顏面骨並精準的訂定治療計劃,客人也能藉由3D影像的模擬更理解醫師的解釋內容。
接受一次正顎或削骨手術,可能接受到的輻射暴露約在45 - 80微西弗(µSv)之間。理論上,正顎或削骨手術放射線檢查的劑量都在安全範圍之內,相對於日常背景輻射暴露影響極小,不至於造成健康上額外的負擔。此外,醫師是健康與安全的守門人,絕不會隨意安排多餘的放射線檢查增加罹病的風險。
正顎手術是跨專科的手術,需要正顎外科醫師與牙齒矯正醫師共同參與,接受正顎治療的客人大多還需要接受前齒列矯正。
↑ 正顎手術各個流程簡述:
步驟1:由「口腔顎面外科」醫師評估是否需進行術前齒列矯正
步驟2:「口腔顎面外科」醫師評估完後,轉介至配合的「矯正科」醫師。
步驟3:術前矯正僅需1-4個月即可完成,即使是複雜的案例,也可於6個月左右完成牙齒矯正,同時間「口腔顎面外科」醫師進行資料收集與3D模擬設計。
步驟4、5:完成術前牙齒矯正,「矯正科」醫師會將客人轉回「口腔顎面外科」,搭配「麻醉科」醫師進行正顎手術。
步驟6:正顎手術術後約1-2個月,待骨頭癒合至一定強度,即可再回「矯正科」醫師做齒列的微調。術後牙齒矯正微調所需時程依照患者臨床複雜度而有不同。若手術中咬合的調整適宜,則術後牙齒微調可在半年(短則1-3個月)內結束。
步驟7:完成整個正顎療程,約歷時6-9個月的時間,擺脫憂鬱重拾自信與笑容。
以下列出患者常見的疑問,希望讓大家更清楚正顎手術究竟能帶給患者什麼樣的幫助。
Q1. 什麼是正顎手術?
A1. 正顎手術是運用外科手術來矯正顏面骨及牙齒咬合發育異常。手術的目標是重建顎骨、臉型的美觀與協調性、恢復咬合及咀嚼功能。正顎手術是一項複雜的手術,外科醫師必須要在極小的手術視野內調整顏面骨架及咬合功能,並將顳顎關節定位在正確的位置,這需要高度技巧與專注力。即使現代醫療較以往發達,正顎手術仍屬於較進階的手術。
Q2. 應該矯正完牙齒再做手術,還是先做手術再矯正呢?
A2. 因為每個人的骨骼型態不同,建議先做諮詢給醫師做評估,如同上面正顎手術流程圖,只有少部分的族群可以不需牙齒矯正~
Q3. 正顎手術術後骨頭會不會又跑位?
A3. 正顎手術於現代已是安全且成熟的技術。口腔顎面外科醫師設計理想的顏面骨位置,配合骨釘、骨板的內固定系統,大幅提升術後骨骼牢固程度。此外,齒顎矯正醫師提供穩定的牙齒咬合及齒列維持器,只要患者配合醫囑並按時回診,術後人為因素跑位的機率極低。
Q4. 咬合功能與顏面外觀不理想,治療方式只有手術可以選擇嗎?
A4. 一般來說,若輕微的暴牙、戽斗等咬合功能異常僅因齒列排列不整齊所引起,可單純由齒列矯正來改善,但若是骨性發育異常引起的戽斗、暴牙、大小臉、上顎或下顎後縮、前牙開咬、臉部歪斜,則必須合併正顎手術與齒顎矯正,才能提供完整的治療。若因為害怕手術,僅選擇用齒列矯正想改善骨性問題,往往事倍功半,且最後仍需手術介入。
身體完全復原約6個月,影響生活大約1~2週(腫脹疼痛)。
飲食的部分因咀嚼功能受到影響,恢復期約2個月。
術後前兩週以流質食物為主,後續從半流質循序漸進至軟質食物,半年後才可以進食較硬脆的食物(芭樂、啃骨…)。
約兩週之後可以開始正常清潔,前兩週可使用嬰童牙刷或者漱口水簡單清潔。
專業團隊層層把關,值得放心的醫美手術療程。
完整詳細的術前諮詢與評估
X-Ray丶3D電腦斷層了解骨型態
正顎採用於口腔內開放式,故手術後並不會於外表留下手術疤痕
術後冰敷,定時回診檢查
博恩妍提供您3大管道預約諮詢及療程,若需要網路預約諮詢,請填寫右側表格並選擇預約時間送出即可
博恩妍收到預約通知之後,會盡快與您接洽確認時間,並提供診所相關位置和資訊
提供更專業、更安心的諮詢門診,同時保護博恩妍每一位客人的隱私,資料絕不外洩
馬上來BOGEN博恩妍諮詢了解,改變您的人生